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3号),调整修改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将申报表由原来的17张增加到41张。现对新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相关内容剖析如下:
一、修改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缘由
为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下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8]101号,以下简称原申报表)。原申报表实施6年来,对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有效落实企业所得税政策、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原申报表不能较好地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一是原申报表不能体现企业所得税政策全貌。申报表是税收政策的体现形式,所有税收政策都要体现在企业纳税申报当中,全面准确反映税收政策是纳税申报表的基本要求。2008年原申报表发布以来,企业所得税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政策进行了调整完善,特别是新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而这些政策并不能全部在原申报表中清晰列示,不利于税务机关掌握税收政策落实情况,不利于进行政策效应分析,也不能满足税务机关统计核算方面的需要。
二是原申报表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如缺乏企业的基础信息、有的收入费用明细表口径不统一、主表与附表逻辑关系不紧密等。
三是不能适应简政放权的需要。传统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管理方式是审批制,企业要享受每一项税收优惠政策,都需要报送相关的资料。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将逐渐由“事前审批”改为“事后备案”,即企业事先不需要再报送资料申请,企业所得税管理方式也将从传统的事前审批向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转变。这种转变就需要税务机关通过纳税申报表获取较多的涉税信息,以达到既要落实优惠政策,又要防止出现税收漏洞的目的。原申报表相对简单,数据量小,不能满足需求。
二、新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有哪些特点
新申报表采取以企业会计核算为基础,对税收与会计差异进行纳税调整,并计算企业应纳税款的方法,包括企业基础信息表、主表,以及收入费用明细表、纳税调整表、亏损弥补表、税收优惠表、境外所得抵免表、汇总纳税表等附表。主要特点有:
一是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新申报表围绕主表进行填报,主表数据大部分从附表生成或从财务报表直接取得。每张附表既独立体现现行的所得税政策,又与主表密切关联。总体上看,新申报表层级分明、内容完整、逻辑严密,更加科学合理。
二是信息更为丰富完整。新申报表中既有财务会计信息,又有税会差异情况,还包括税收优惠、境外所得等信息,能够较为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与税收情况,有利于纳税人加强财务核算、控制财务风险,也为税务机关开展所得税后续管理和风险管理、税收政策评估提供了基础信息。
三是繁简适度、开放性强。新申报表虽有41张,但并非每个纳税人都需要填报全部申报表,而是纳税人根据自身的适用税收政策情况选择填报。同时,借鉴国际经验,对新申报表的每张报表进行了编号,有一定开放性,将来企业所得税政策发生调整,可以在不破坏申报表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适当调整附表解决,减少因政策调整频繁调整申报表,从而给纳税人和基层税务机关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三、新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不会增加纳税人负担,符合精简表证单书的要求
新申报表由原来的17张增加到目前的41张,表面上看,新申报表数量大幅增加,与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精简表证单书要求不相一致,但实际情况正体现了“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精神和要求。
第一,大多数企业填表数量没有增加。目前小型微利企业占企业所得税纳税户80%以上。由于新申报表遵循分类申报的理念,采取与业务相关的选择性填报原则,小型微利企业涉税事项少,平均填写4至5张表即可,与以前相比,填报数量没有增加。对大型企业、上市公司来讲,由于其规模大、业务复杂,享受的税收优惠多,申报涉及的表单有所增加。但由于这些企业的财务核算能力较强,且基本上实现电子化申报,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自动生成相关报表,不会太多增加企业的办税负担。
第二,新申报表的很多附表是从原申报表中拆分出来的,并不是新增加的内容。如将原申报表《一般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中的“期间费用”,进一步细化独立为1张《期间费用明细表》;将原税收优惠附表按不同优惠项目拆分为11张表,但由于一般企业平均可同时享受1至3项优惠政策,并不是需要全部填列11张表;将纳税调整项目由原来的6张附表增加到15张附表、境外所得税收抵免由1张表增加到4张附表,虽然增加较多,但多为企业纳税申报台账,在填写原申报表也需要额外进行核算,新申报表将其纳入报表体系后,并未实际增加纳税人负担。
第三,减少了企业日常报送资料的频率和数量,避免税务机关进企业核查纳税情况,有利于企业减负。从所得税征管情况看,一些资产损失、政策性搬迁、企业重组等业务特殊,为防止出现征管漏洞,现有的企业所得税征管制度要求企业就每项业务向税务机关报送书面报告、相关材料和表格,手续较为复杂繁琐,各地报送要求也不统一。此次推行新申报表,从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和全国征管统一的出发,将一些特殊业务需要纳税人报送的资料尽量精简并纳入申报体系,实现了表证单书的适当精简和规范统一。同时,取消了有关涉税事项税务机关进户核查。
在新申报表发布之前,选取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纳税人进行了模拟填报,模拟运行的反馈情况反映,认为新申报表较为科学合理的占到85%以上,总体评价较好,为推行新申报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申报表有利于简政放权、加强基础管理,体现了“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精神,并未增加纳税人的办税负担,也与精简表证单书的要求一致。
四、修订申报表的主要内容
修订后的申报表共41张,1张基础信息表,1张主表,6张收入费用明细表,15张纳税调整表,1张亏损弥补表,11张税收优惠表,4张境外所得抵免表,2张汇总纳税表。与现行16张表格相比,虽然增加了25张,但由于许多表格是选项,纳税人有此业务的,可以选择填报,没有此业务的,可以不填报。从纳税人试填情况统计、分析,平均每一纳税人填报的表格为12张,与现行申报表16张相比,略有下降,但信息量却又大幅度提高。
(一)基础信息表
此表反映纳税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注册地、行业、注册资本、从业人数、股东结构、会计政策、存货办法、对外投资情况等,这些信息,既可以替代企业备案资料(如资产情况及变化、从业人数,可以判断纳税人是否属于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后,就无需再报送其他资料);也是税务机关进行管理所需要的信息。
(二)主表
主表结构与现行报表没有变化,体现企业所得税纳税流程,即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法进行纳税调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扣除税收优惠数额,进行境外税收抵免,最后计算应补(退)税款。
(三)收入费用明细表
收入费用明细表主要反映企业按照会计政策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情况。这些表格,也是企业进行纳税调整的主要数据来源。
(四)纳税调整表
纳税调整是所得税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现行申报表中仅1张纳税调整表,该表功能就是将纳税人进行纳税调整后结果进行统计、汇总,没有体现政策和过程,也不反映税收与会计的差异,税务机关很难判断出其合理性及准确性。因此,本次修改后的申报表,将所有的税会差异需要调整的事项,按照收入、成本和资产三大类,设计了15张表格,通过表格的方式进行计算反映,既方便纳税人填报;又便于税务机关纳税评估、分析。
(五)亏损弥补表
本表反映企业发生亏损如何结转问题,既准确计算亏损结转年度和限额,又便于税务机关进行管理。
(六)税收优惠表
现行申报表仅设1张优惠表,该表仅把企业所享受的优惠数额进行汇总,没有体现各项优惠条件及计算口径,不利于税务机关审核其合理性和合规性。本次修改后的申报表,将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项目共有39项,按照税基、应纳税所得额、税额扣除等进行分类,设计了11张表格,通过表格的方式计算税收优惠享受情况、过程。既方便纳税人填报;又便于税务机关掌握税收减免税信息,核实优惠的合理性,进行优惠效益分析。
(七)境外所得抵免表
本表反映企业发生境外所得税如何抵免以及抵免具体计算问题。
(八)汇总纳税表
本表反映汇总纳税企业的总分机构如何分配税额问题。
五、新申报表有助于防范税务风险
新申报表从税收征管角度来看,41张表内容更多,划分更细,虽然工作量加大了,但是对于纳税人来说,细化之后的税务风险却更加小了。新申报表便于纳税人控制申报风险,提高申报质量。需要填写的表增加,对纳税人而言,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申报的确定性。比如所得税申报时最重要的纳税调整表,以往只有一张表,现在有15张来支持它,把纳税调整表里面的每一项都拿出来细着写。以前纳税调整表哪个地方有调整,只有一个数,但数是怎么来的没说清楚,现在弄一张表把数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就显得更加一目了然。从税务局征管角度来讲是科学化、精细化,这和以前的要求是一致的。
六、关于实施时间及其他相关问题
本《公告》实施时间为2015年1月1日,适用于查账征收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实行查账征收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从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开始,适用本申报表。